Episodes

Friday Feb 24, 2023
Friday Feb 24, 2023
上周末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美国智库人士评论说,会议的主要议题虽然是俄乌战争,但所有的讨论都被另一个幽灵笼罩着,那就是中国和美国之间愈加激烈的对抗。而围绕中美关系,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台海局势。大陆会不会对台湾发动战争?如果打仗的话美国会不会介入?本周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我们请来了两位台湾的媒体人来讲一下,过去一年台湾从俄乌战争中学到了什么?李志德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他做过20多年关于台湾政治、军事以及两岸关系方面的报道。他曾任《端传媒》总编,出版过两本书,分别是写台湾海军的《海风泱泱》和写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的《无岸的旅途》。刘致昕曾任《报导者》副总编辑。2021年他出版了《真相制造》,探索不实信息对各国政治和社会的影响。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他多次前往乌克兰报道。同年他和报导者团队制作了《乌克兰的不可能战争:反抗,所以存在》一书。他也做一个播客,叫《不好意思请问一下》。文字版全文:bit.ly/bmb-038-txt时间轴:1:44 过去一年台湾人对台海发生战争可能性的评估是否发生变化6:38 台湾的公民社会和政府在民间抵抗方面做了哪些事情10:18 台湾民众认为西方盟友是可以指望得上的吗15:35 关于“不对称作战”的科普和讨论20:19 台湾军方、政府和民间为不对称作战各自态度是否有改变24:04 如何看待台湾社会中存在的“疑美论”29:12 不同世代的台湾人如何看待“疑美论”36:25 关于“认知作战”的科普以及为什么台湾人需要担心“认知作战”43:08 刘致昕认为台湾人可以从乌克兰人对待战争中的态度中学到什么49:09 台湾的军方和政府在过去一年是否有任何显著的变化50:35 经过过去一年来的各种事件,台湾人对于战争爆发的可能性是否有重新评估57:35 嘉宾推荐嘉宾推荐:刘致昕1. BBC播客《Ukrainecast》2.《终战那一天》 苏硕斌等 著3. 《百年追求——台湾民主运动的故事》 陈翠莲等 著李志德1. 《意外的国度——蒋介石、美国、与近代台湾的形塑》 林孝庭 著2. Netflix 剧集《松树谷》 Pine Gap3. 《让子弹飞》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Saturday Feb 18, 2023
Saturday Feb 18, 2023
本周,《不明白播客》继续谈 ChatGPT。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技术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我们今天请来了一位做技术的嘉宾,郝培强,网名叫 Tinyfool。他2001年大学毕业后写了20多年程序。2009年和2011年分别创业做搜索和移动互联网。2020年 GPT-3 发布后,他开始研究 OpenAI 的 API 和产品。他在 YouTube上 的个人频道叫《Tinyfool的胡说八道》,最近做了好几期关于 ChatGPT 的节目,提出的问题也非常好,比如:为什么ChatGPT没有出现在中国?百度做的 ChatGPT 能达到 OpenAI 的水平么?文字版全文:bit.ly/bmb-037-txt时间轴:1:30 ChatGPT 到底是什么?它是一个聊天机器人吗7:50 ChatGPT 可能会带来哪些新的商业模式12:31 审查制度对 ChatGPT 会有影响吗16:02 中文世界公开信息稀少对人工智能的影响21:44 中国企业过于商业化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影响27:03 对中国类似 ChatGPT 产品的期待30:20 培养技术公司需要什么样的行业环境36:16 ChatGPT 会推动人类的产业革命吗嘉宾推荐:1. 《国富论》 亚当·斯密 著2. 《枪炮、病菌与钢铁》 贾雷德·戴蒙德 著3. 《技术与文明》 张笑宇 著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Sunday Feb 12, 2023
Sunday Feb 12, 2023
仅仅两个多月前,OpenAI 公布了 ChatGPT,这个人工智能驱动的聊天机器人很快成为舆论的焦点,在两个月之内用户达到一亿。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 ChatGPT 会如何引发下一场科技革命,颠覆商业、教育和就业。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科技冷战继续加剧。中国引发美国和世界的警惕是从官方媒体大肆宣扬“中国制造2025”开始的。这个2015年公布的行动纲领,旨在自动化、芯片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工业领域确立中国的竞争力。中国政府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和互联网企业开发的大量AI应用引发了所谓中美科技之争。但中美在科技创新上真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吗?为什么中国以举国之力还是在芯片这些行业被美国卡脖子?ChatGPT 这样的应用为什么没有首先出现在中国?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这些方面的领先是否证明中国的制度也有其优越性?今天我们再次请到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许成钢教授。从2018年起,他和团队建立并持续更新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把中国人工智能专利被引用次数和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融资规模和专利数量进行了国际对比。文字版全文:bit.ly/bmb-036-txt时间轴:2:45 ChatGPT 是什么产品,算得上颠覆性创新吗7:43 ChatGPT 的出现是否可以认为美国在中美科技竞争中先赢了一回合13:06 言论审查对人工智能应用的影响16:37 许成钢对“中国人工智能指数”的介绍23:01 决定人工智能的三个决定性因素29:12 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对AI发展有何影响38:12 用举国体制来发展科技是否有过成功的先例50:58 许成钢如何看待美国也对新能源行业补贴55:49 科技创新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嘉宾推荐:1.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爱因斯坦 著 许良英 译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Saturday Feb 04, 2023
Saturday Feb 04, 2023
去年12月初中国政府决定放开疫情管制后,在政策上突然180度大转弯,开始全力抓经济,从清零运动一夜过度到了经济复兴运动。1月中旬,政府发布的各种经济指标表明中国经济陷入了几十年来的最低谷。2022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远低于5.5%的目标。接下来我们会做一系列关于中国经济的专题节目。这是第一期,我们将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我们很荣幸地又一次请到Victor Shih 教授来播客做客。Victor Shih,史宗瀚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副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银行政策,财政政策和高层政治。他被认为是第一个指出中国巨额地方债风险的分析家。本期节目的录制时间是1月16日。文字版全文:bit.ly/bmb-035-txt时间轴:1:54 和 Victor Shih 在2011年首先指出中国的地方债问题时相比,现在的地方债问题是否更加严重6:21 中国现在的地方债情况与10年前相比有何变化9:47 中国地方债的历史与科普,地方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15:53 Victor Shih 以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为例解释地方债的运行模式22:31 为什么很多回报率很低的项目能够发债,政府如何应其带来的债务问题25:24 中国会继续在2023年继续加大发行地方债吗31:28 Victor Shih 认为投资者对中国最看重的是什么36:50 Victor Shih 如何评价中国的顶层设计40:31 中国普通人为什么要关心地方债问题45:40 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是否对政治稳定造成影响48:41 中国的地方债问题最后可能会如何收场50:57 中国的地方债和美国、日本政府的债务有何区别54:54 Victor Shih对中国经济2023的预期嘉宾推荐:1. 《六四:1989年的天安门抗议与北京屠杀》 (June Fourth: The Tiananmen Protests and Beijing Massacre of 1989) Jeremy Brown 著2. Andrew Collier的著作3. Carl Walter & Fraser Howie的著作,如《红色资本》 (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Friday Jan 27, 2023
Friday Jan 27, 2023
中国历史上只有过一位女皇帝,也就是武则天,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历史上也有过40多位代理皇帝执掌朝政的皇太后。学者萧瀚在研究中国古代改革史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改革家都是女性,都是太后。他写到:我所谓的最杰出是指她们比一般男性皇帝及其大臣们要高出不少……只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她们被遗憾地无视了。即使在男女平等观念已蔚然成势的现当代,在性别不平等的集体潜意识势能中,她们的业绩也只是若隐若现。本期《不明白播客》,我们和萧瀚谈一谈他的这个发现,特别是他为什么认为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改革家,没有之一。祝大家春节愉快!文字版全文: bit.ly/bmb-034-txt时间轴:1:12 为什么萧瀚要研究中国古代改革史11:44 为什么萧瀚认为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改革家”19:43 萧瀚认为慈禧执政的困境30:00 清末新政是慈禧还是开明的大臣的功劳33:12 为什么萧瀚对慈禧倡导的宪政改革评价很高35:47 如何看待慈禧的残忍狠毒以及对义和团的处置45:28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女性是最好的改革家嘉宾推荐:1. 《慈禧太后:启动现代中国的皇妃》 张戎 著2. 《西太后:大清帝国最后的光芒》 加藤徹 著3.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茅海建 著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精选]葛兆光:传统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曲折和挫折](https://pbcdn1.podbean.com/imglogo/image-logo/16906570/e70382d1824eed07bf51f8b9742413cd1ad490e9f893e8ff33e49d552d3c73ea_300x300.jpg)
Sunday Jan 22, 2023
Sunday Jan 22, 2023
本周《不明白播客》,我们重播与葛兆光老师关于传统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曲折和挫折这期节目,祝各位听众朋友们春节快乐!葛兆光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与《何为中国》。在《何为中国》一书中,葛兆光指出,“中国”与“中国文化”含义是不断演变的,要避免作单一的定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传承。本期节目,我们采用一个特殊的讲坛的方式,向葛兆光老师提了一个大的问题,即古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然后由葛老师来回答。文字版全文:bit.ly/bmb-replay-03-txt时间轴:1:45 先秦时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特点3:38 中国历史上可能出现的四次改变认识世界的机会6:19 关于“洛下无影”的故事8:50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改变认识世界的机会13:46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改变认识世界的机会15:58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改变认识世界的机会19:00 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到何时才真正开始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9:45 我们可以从中国认知世界的挫折历史里学到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22:40 如何看待中国人自大和自卑并存地认识世界的态度27:24 嘉宾推荐嘉宾推荐:1. 《世界简史》杰弗里·布莱内 著2. 《活着》 张艺谋 导演3. 《文明》 肯尼斯·克拉克 讲述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Saturday Jan 14, 2023
Saturday Jan 14, 2023
唐志学(Joseph Torigian)是美利坚大学助理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威权政权,特别是精英政治斗争。今年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书,叫《Prestige, Manipulation, and Coercion: Elite Power Struggles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after Stalin and Mao》,专门讲前苏联和中国在斯大林和毛泽东死后的权力斗争问题。他的论点是以前很多研究政治学的学者喜欢强调在列宁主义国家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但从斯大林和毛泽东死后赫鲁晓夫和邓小平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过程来看,一党专政国家最大的特点是弱制度建设,因此权力斗争并非取决于政策孰优孰劣,而更多取决于领导人在党内的声望、社会关系、对决策部门的操纵以及军队和秘密警察的参与。他也正在写一本关于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的传记。文字版全文:bit.ly/bmb-033-txt时间轴:1:10 唐志学认为习仲勋的政治生涯对习近平有何影响3:32 关于小说《刘志丹》和“小说反党”12:12 习近平为什么如此重视党史以及反感“历史虚无主义”15:30 为什么唐志学认为“派系”在中国政治中的作用被夸大了20:50 为什么唐志学认为人们对华国锋和“四人帮”对认知有误区27:05 唐志学认为人们对邓小平的认知有何误区30:32 唐志学是否同意“习近平已经基本消除邓小平的政治遗产”这一说法43:24 唐志学认为习近平会终身执政吗嘉宾推荐1. 《文革前的邓小平》 钟延麟 著2. 《笑傲江湖》 金庸 著3. 《黑社会》和《黑社会2: 以和为贵》 杜琪峰 导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Saturday Jan 07, 2023
Saturday Jan 07, 2023
王志安于1998年加入央视,早年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担任出镜记者;2017年,王志安从央视辞职,创办了新闻人物访谈节目《局面》。2019年6月,王志安被全网封杀,后旅居日本。2022年5月,王志安在YouTube开设个人频道,发表时事新闻评论,半年时间他的YouTube频道订阅用户即超50万。他的频道简介说,他想“让境内的那些当权者知道,即便一个人被封杀,他不但依然可以发声,还可以做出高质量的节目。”但同时,王志安在网络上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央视工作过的背景以及针对一些热点时事另辟蹊径的评论让很多网友称他是“大外宣”。王志安如何看待自己在体制内工作的经历?他从业20年以来中国的新闻审查有什么变化?他是如何回应外界对他是个“大外宣”的指控的?(播客文字版:bit.ly/bmb-032-txt )时间轴:1:20 王志安在央视工作的经历3:53 王志安在新京报《局面》的工作与在央视有何不同6:18 过去20年的新闻审查有何变化10:07 王志安为什么在2019年被封杀19:25 王志安为什么在YouTube开设新闻评论频道26:50 王志安如何回应他是“大外宣”的指控29:08 王志安如何回应他针对“四通桥”事件评论的争议39:37 王志安如何回应对他性格的评价44:14 王志安认为自己还能回大陆吗49:09 王志安如何回应他的YouTube频道“只是一门生意”的评价嘉宾推荐:1. 《辛德勒的名单》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导演2. 《定西孤儿院纪事》 杨显惠 著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精选]润学与最后一代:来自90后00后的心声](https://pbcdn1.podbean.com/imglogo/image-logo/16906570/e70382d1824eed07bf51f8b9742413cd1ad490e9f893e8ff33e49d552d3c73ea_300x300.jpg)
Saturday Dec 31, 2022
Saturday Dec 31, 2022
2022年最后一期,我们重播今年6月和两位年轻人录制的《润学与最后一代:来自90后00后的心声》。选这一期也有回顾的意思。这一年绝不是新华社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所说的开始于“北京冬奥会鼓舞世界”,大家经历和目睹的也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惠及千家万户”或者“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一年的终结也不能叫作“科学精准优化完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这一年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过得非常艰难,经历了大规模长时间的封城、封控,一周数次的核酸检验、失业、生意失败,以及最后政府不负责任毫无准备地放开后的大规模感染、病痛、缺医少药、痛失亲人。这一年也是勇敢的年轻人用一张白纸突破了社会想象的一年,他们在绝望中给我们以希望,让我们在沉重的黑暗中看到了一丝亮光。这里也发一个征集信息:我们希望能和最近几周被疫情困扰和折磨的听众、一线医护人员、外卖员和殡仪馆工作人员聊一聊,用声音记录下来大家此刻的状态和心情。大家可以到推特上给我私信留言,或者给我发邮件 li.yuan@nytimes.com。祝大家新年快乐!2023年过得好一点。(文字版全文:bit.ly/bmb-replay-02)嘉宾推荐星星:1.《画地为牢》(Prisons We Choose to Live Inside) Doris Lessing 著2.《犹在镜中》英格玛·伯格曼 电影3.《斯通纳》(Stoner)John Williams 著Doris:1.《梅里雪山》小林尚礼 著2.《巨浪下的小学》(Ghosts of the Tsunami)Richard Parry 著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
![[精选]伊险峰/杨樱:上海封城中的文艺复兴](https://pbcdn1.podbean.com/imglogo/image-logo/16906570/e70382d1824eed07bf51f8b9742413cd1ad490e9f893e8ff33e49d552d3c73ea_300x300.jpg)
Saturday Dec 24, 2022
Saturday Dec 24, 2022
中国已经在12月7日取消了“清零”政策,目前,新冠病毒犹如野火般在中华大地蔓延。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中国人可能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封城和隔离,今天,我们回顾《不明白播客》与小鸟文学创始人伊险峰、杨樱的访谈,讨论在今年上半年持续两个月的上海封城中涌现出来的抗议文学。上海封城像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次的人造灾难一样,没有媒体被允许诚实全面地记录、报道,几乎所有的表达都是个人视角,屈辱的市民只能用转发来表达抗议。在上海封城期间,《小鸟文学》做了三期上海封城特刊,把散落在互联网各个角落和无数手机截屏里的内容用编辑的语言和审美记录了下来。伊险峰是《第一财经周刊》的创办人。他与杨樱共同创办过非常有影响力的《好奇心日报》,并一起创作了关于沈阳和沈阳人的非虚构书《张医生与王医生》。欢迎在App Store下载、订阅《小鸟文学》,支持优秀原创文学作品。本期节目的录制时间是2022年6月1日。文字版全文:bit.ly/bmb-xiaoniao时间轴:0:48 伊险峰在办公室住两个月的缘由和经历10:08 为什么在动荡时期,江湖上的人更容易找到生存的办法16:40 上海封城期间出现的各种艺术作品可以被称作是文艺复兴吗26:10 为什么选《试着勇敢一点,把zy写成自由》这首诗44:50 如何看待创办《好奇心日报》以来办媒体和文学杂志的经历51:10 真实记录时代几乎是死路一条吗55:50 人在被权力驯服下是否会逐渐适应并忘记正常生活1:05:00 上海人在封城中进步的地方1:08:01 还会继续写作吗1:13:28 伊险峰谈韬光养晦1:15:40 嘉宾推荐书目嘉宾推荐:杨樱:《休战》 普里莫·莱维 著《客居己乡》 哲尔吉·康拉德 著《人各有异》 E.B.怀特 著伊险峰:《出埃及:我的记忆》 安德烈·艾席蒙 著《说吧,记忆》 纳博科夫 著以赛亚·伯林的著作,如《俄国思想家》和《浪漫主义的根源》等欢迎在App Store下载、订阅《小鸟文学》,支持原创文学作品,也可以在不明白播客官网阅读《小鸟文学》封城特刊。片尾曲:上海市民于5月26日晚在街头演唱的《明天会更好》。官网:bumingbai.net推特:@bumingbaipod不明白播客 GitHub 文字版:bit.ly/bmb-git